深圳理工大学院士工作站-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陈秋成课题组招聘博士后、科研助理教授
一、课题组/导师简介
院士工作站负责人:成会明,国际知名碳材料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深圳理工大学广东省院士工作站教授。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200余次,发表论文880余篇,h因子168,被引用超14万次,被科睿唯安选为化学、材料学、环境与生态学三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2006,2017,2021)、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美国charles e. pettinos奖、德国felcht奖、美国acs nano讲座奖等奖励。曾任《carbon》(碳)副主编、《新型炭材料》主编,现任《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储能材料)创刊主编、《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中国科学-材料)副主编。
个人简介网站:https://msee.suat-sz.edu.cn/info/1010/1093.htm
PI简介:
陈秋成博士,深圳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副研究员,以色列理工学院化学专业博士,师从Zeev Gross教授。先后于芝加哥大学(Anna Wuttig课题组)及西北大学(Ted Sargent课组)从事博士后及副研究员工作。长期致力于电催化剂(均相与非均相)的合成、应用(电有机合成与二氧化碳还原等)与反应机制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于Nat.Catal.、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同行评议论文,合共发表论文20余篇。相关工作被Science Daliy、EurekAlert及芝加哥大学新闻等媒体予以亮点报道。2025年加入深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后,致力于电合成相关研究,包括电有机合成、二氧化碳还原、氮气还原、甲烷氧化等。
二、申请条件:
博士后:
1、即将取得博士学位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3、专业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优先考虑具有电催化、分析电化学、电解器件、电极材料制备、膜材料、配合物合成、或有机合成背景的申请人;
4、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过相关论文者优先考虑;
5、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6、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7、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科研助理教授:
1、已在电催化、电合成或器件等领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1区论文2篇以上,或其他等效成果。
2、已取得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已主持博士后基金,博新计划或国自然青年基金。
4、热爱科研事业,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工作积极主动;
5、身体健康、责任心强、能够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综合组织、协调能力、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6、具备优秀的中英文阅读写作能力,能够独立撰写论文及申请基金。
三、福利待遇:
博士后
1、聘期两年,提供年薪30-55万元(含深圳市在站生活补助18万,若博士毕业于海外TOP 200高校且首次进站则为30万/年)。福利待遇参照学校同等教职工标准执行,享受五险一金,绩效奖励等。
2、课题组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充足的科研条件支持,全力支持博士后本人作为负责人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广东省、深圳市等各级科研项目。结合自身条件,课题组协助在站和出站留深博士后申请深圳市相关人才计划。对于优秀的博士后,出站后可直接申请科研助理教授或其他教师岗位。
3、出站后留深签约3年工作劳动合同,可申请深圳市生活补贴36万(每年12万共计3年);
4、可依托学校申请深圳市人才房。可落户深圳市,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
5、具有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高水准附属教育机构,为教职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供高水准医疗保障,入职满一年可享受定制化高端体检。
(如政策有所调整,根据实际政策而定)
科研助理教授
1、科研助理教授首个聘期三年,提供年薪44-60万元(含深圳市补贴)。福利待遇参照学校同等教职工标准执行,享受五险一金,绩效奖励等。
2、课题组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充足的科研条件支持,全力支持研究助理教授本人作为负责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广东省、深圳市等各级科研项目。结合自身条件,课题组协助研究助理教授申请深圳市相关人才计划。
3、可依托学校申请深圳市人才房。可落户深圳市,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
4、具有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高水准附属教育机构,为教职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供高水准医疗保障,入职满一年可享受定制化高端体检。
(如政策有所调整,根据实际政策而定)
四、申请方式:
1、本招聘长期有效,招满为止。
2、有意应聘者,请将下述材料整合成单个PDF文件发至chenqiucheng@suat-sz.edu.cn,以“博士后申请-姓名”或“科研助理教授申请-姓名”为邮件主题和附件标题:
(1)个人简历;
(2)完整的学术论文列表及代表性论文全文;
(3)相关说明(如有。包括但不限于参与科研项目介绍并阐述自己在项目中的职能与贡献;研究兴趣陈述等)。